Note-52760-16

Token ID: 1

ERC-721 1 Transfers

Metadata

{
  "title": "「转载」People Die, but Long Live GitHub",
  "tags": [
    "post",
    "GitHub"
  ],
  "sources": [
    "xlog"
  ],
  "external_urls": [
    "https://xlog.yct.ee/GitHubNeverDie"
  ],
  "date_published": "2023-03-17T19:15:03.000Z",
  "content": "---\ntitle: People Die, but Long Live GitHub\ndescription: 基于Github电子化档案的一些思考\nmathjax: true\ntags:\n  - GitHub\ncategories:\n  - 转载\nabbrlink: GitHubNeverDie\nsticky: 2\ndate: 2023-03-17 19:15:03\n---\n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到,Joe Armstrong 最近几个月都在忙着迁移博客到 [TiddlyWiki](https://tiddlywiki.com/)。我很早就关注了他的 Twitter,然而之前并没多想。听闻大师在 4 月 20 号去世,我才反应过来,原来他之前的举动是在未雨绸缪。\n\n![](https://image-laike9m.oss-cn-beijing.aliyuncs.com/joe_blog.png)\n\nTiddlyWiki 是个单文件的 Wiki 系统,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把信息存在哪?**如果你希望存储一段信息,让 100 年后的人也能访问,要怎么做?\n\n-   Facebook, Twitter, 微博?不要说 100 年,我都怀疑 20 年后它们还在不在;\n-   Google Cloud, Amazon, 阿里云 + 个人域名?他们大概会存在地更久一些。但没有人能保证不出事故,比如之前的腾讯云事件,比如万一服务器被入侵,黑客把文件删了。还有,你怎么让信息能一直被访问?域名会过期。到某个时候,跑着旧版本操作系统的机器也可能被强制下线或升级,你的服务一定能够在新版本正常运行吗?\n-   Dropbox, Google Drive, 百度网盘。同样地,这就要看你信不信这些公司一百年后还存在了,哦不对,他们即使还在,服务也可能早关了(望向 Google\n-   Wiki。Wiki 很好,但并不适合存储个人信息,且可能被删改。\n-   去中心化存储,比如区块链。说实话,我对区块链了解有限,但直觉上,我怀疑它能否帮助我们达成目标。对比另一个去中心化的例子:BT。当你要下一些老动画或者电影的时候,拖不下来是常事,因为\"死种\"了。这才几年呢。当然或许区块链有某种神奇的魔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欢迎了解的朋友们补充。\n\n**所以,我们还有什么选择?想来想去,也只有 GitHub 了。**\n\nGitHub 已经成为互联网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有太多人,太多事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 GitHub,除非人类在未来完全不需要开源代码(这显然不可能),否则我想不出 GitHub 有关闭的可能。对 GitHub 来说,存在 100 年简直是小意思,500 年也不是不可能。这是我的预言,不一定准确,但我还挺有信心的。\n\n不管怎么说,对我们的目标 100 年来说,GitHub 完全可以胜任。除了服务本身的持久性,GitHub 还有两个独特优势:\n\n-   Git。Git 能保存所有历史。\n-   Fork。就算黑客黑进了一个账户,删掉 repo,他能把所有 fork 都删干净吗?\n\n综上所述,目前来看,我认为 GitHub 是在百年尺度上存储信息并让其能被访问的**唯一**途径。未来也许会有 option 2, option 3 出现,但 GitHub 作为 option 1 依然会存在。我相信,Joe 用 GitHub 来 host 博客绝不是突发奇想,他一定是在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的前提下,思考了一遍现存所有存储方式,然后同样发现只有 GitHub 才能满足需求。\n\n人总想留下某种痕迹,证明自己活过,然而事实上,99.999% 的普通人就这么被历史遗忘了——曾经是这样。我们处在信息时代的早期,同样也处在人类文明的早期。从今往后,被数字化的东西只会越来越多。既然有人意识到了 GitHub 的独特性,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人总会意识到。那时候会发生什么?自然是,越来越多的人会把自己的信息搬到 GitHub 上,依托 GitHub 实现曾经人们可望而不可及的\"永生\"。人有两次死亡,第一次是肉体,第二次是被人忘记。我忘记这句话是谁说的了,但现在我们已经可以回避第二次。只要 GitHub 支持,就一定会有人这么做,至少我是其中之一。几十几百年后,GitHub 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数字公墓,注册用户大部分都已去世,然而个人主页,项目,commit 历史 还述说着他们生前做过的事——就比如 Joe 的[博客](https://joearms.github.io/)。这虽然是个比较 creepy 的推论,但从另一个角度想,却证明了人类的巨大进步:对抗死亡是人类文明的永恒主题,而我们已经实现了阶段性胜利。现在是文章、照片、视频,也许还有以个人习惯作为输入训练的模型。再往后呢?会不会有基因信息,乃至意识的完整复制呢?依托于稳定的存储,我们能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反例是现在的一些 [Memorial Websites](https://www.everplans.com/articles/the-top-10-online-memorial-websites),他们把逝者的信息放在自己网站上供亲友吊唁。这不能说没用,但在我看来去使用这类服务实在有些草率——就算他们再信誓旦旦,也摆脱不了某一天关站的风险,那时候还指望他们好好管理这些数据?没可能的。\n\n既然 GitHub 变成数字公墓是一种必然,我对他们的唯一希望,就是保持某种道德义务。我完全可以想象某一天他们出台一个政策,把二十年内没有活动迹象的账户全部 archive,GitHub Pages 全部下线。那就实在太恐怖了。我祈祷那一天不会到来。\n\n---\n\n原文链接:[People Die, but Long Live GitHub - laike9m's blog](https://laike9m.com/blog/people-die-but-long-live-github,122/)",
  "attributes": [
    {
      "value": "GitHubNeverDie",
      "trait_type": "xlog_slu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