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周记 #11|2314 - 文字交易|思想共鸣",
"tags": [
"post",
"Review"
],
"sources": [
"xlog"
],
"external_urls": [
"https://aiirobyte.xlog.app/weekly_review_202314"
],
"date_published": "2023-04-11T08:06:27.778Z",
"content": "---\ntitle: \"周记 #11|2314 - 文字交易|思想共鸣\"\ndate: 2023-04-10T21:59:21+08:00\ndraft: false\ntags: [\"Review\"]\nauthors:\n- \"aiirobyte\"\n---\n\n## 本周回顾\n最近几天,我产出了上万字的内容。为什么要用「产出」这个词呢?因为大部分文字都是由 ChatGPT 生成的🤣。这个过程中,我只是做了提供背景信息以及结果修改的部分。最终,面对自己「写」出的两篇课程论文,看着每篇近万的字数和个位数的查重结果,我陷入了沉思中……\n\n我产生了几个问题:\n\n> 这些文字属于我吗?\n\n这是我产生的第一个疑问。它不是版权方面的问题,而只关乎个人归属,最终我的回答是它们不属于我,也不属于任何人。\n\n首先这些文字虽然是通过我提供的信息生成,并且始终围绕着主题,但最终得到的文字总是充斥着刻意的迎合和刻板的表达,都不属于我的正常表达方式。同时 ChatGPT 虽然不偏不倚的完整传达了目标信息,但这个过程中同时遗失了太多细节信息。看着这些文字,我能体会到那些只属于我个人的、此时此刻正在表达着的我的偏向、情绪以及意图完全被它省略,而这些才是文字之所以属于我的印记。即使是偏学术的论文写作也是如此。\n\n未来 ChatGPT 会有模拟和理解情感、偏见等的能力,但它永远都无法替代人作出真正的表达。因为无论投入多么详尽的语料,它提供的都只能是语料穷尽时的快照,那之后的任何表达都不会是真实的。达到的最理想的情况是一个数字克隆体,但这也与真实背道而驰了。所以这些文字当然不属于我,也永远不应该属于我。因为个体独特性的存在,人才有了诞生和发展的理由。\n\n之前听过一集播客:\n\n<iframe style=\"border-radius:12px\" src=\"https://open.spotify.com/embed/episode/7t4a4aNmuIjlwbyofz9NoV?utm_source=generator\" width=\"100%\" height=\"152\" frameBorder=\"0\" allowfullscreen=\"\" allow=\"autoplay; clipboard-write; encrypted-media; fullscreen; picture-in-picture\" loading=\"lazy\"></iframe>\n\n在想这个问题时,这集播客中的内容突然涌现出来,此时我才和他们表达的观点之间发生了共鸣。是的,有时候在新的技术面前,最好先问自己「技术能为我们带来什么」,然后再问「我们能用技术做些什么」。\n\n> 我能使用这些文字来获利吗?\n\n这是我的第二个疑问。这个问题也不关乎版权方面,而只在于自身的选择,即是否将它写出的文字看作属于自己的劳动成果从而从中获取益处。\n\n我的回答是当然可以。虽然 ChatGPT 生成的文字并非属于我,但这个过程可以视作一笔「文字交易」:我提供 Prompt 而它用输出内容作为交换,以物换物。当然 ChatGPT 现在是被迫进行交易,不过作为 OpenAI 服务的一部分,我们本质上是与 OpenAI 达成了交易(有点奴隶和奴隶主的感觉了😨)。不管如此,既然是一种交易当然可以将 ChatGPT 的输出视为自己的劳动成果,只是这个过程中有一个交换的过程。\n\n不过畅想一下未来,当 AI 拥有个体和平等意识时,我们人类能拿什么和他们进行交换呢?\n\n> 使用它我习得了什么?\n\n这是我的最后一个疑问,这个过程中我习得了什么?如果没有习得任何东西,而只是应付原本应该思考和实践的课程作业,那么有什么意义呢?\n\n不过坦白说,无论是否有 ChatGPT,从课程作业中本来就学不到什么,对于作业,我通常都是潦草了事。这样来看,使用 ChatGPT 最大的意义就是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并且练习了与之交互的能力。但实际中课程论文核心的逻辑结构和设计方法等方面无论以哪种方式,都是我需要自行完成的。以当前它的能力来说,生成的内容优劣需要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文字交易」和 Prompt 内容。所以,核心的能力我仍然得到了练习,除了表达写作能力的练习被省略。但与其节省的时间相比,省略是值得的。可以想象,未来的很大比例的文书工作都会被大语言模型替代,特别是这些客观、要求准确的文字,AI 最擅长这样的表达。而当书写大量的被 AI 替代后,那些只属于我们自己的表达将如何培养和产生,这是很大的问题。现在的写作算是一种尝试,试着记录下现在自己真实的思考和感受,以此来提升自己的表达和写作能力。\n\n在使用 AI 完成工作、提高效率的同时,也一定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是什么,不要被 AI 强大的能力所迷惑。技术永远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n\n\n![Written-By-Human-Not-By-AI-Badge-white](ipfs://bafkreidqjeytcg6zm6owlrcu6jzwonzsni2hbwftegxh2mv46gcb53jleq)\n\n\n## 本周探索\n\n### 工作\n大量的课程作业需要提交,完成这些已经让我筋疲力尽。这些作业有些还要求团队协作,这是最令人头疼的部分。在相对自由的要求和约束中,没有基本的共识和统一的目标。往往所谓的团队协作不过浮于表面,只是在 DDL 的前一天晚上匆忙讨要自己的分工,然后通宵完成罢了。我不愿与之为伍,我也不想在这些无谓的、低效的沟通中浪费时间。所以,我直接选择了作业中任务量占比较大的论文部分,剩下的内容就任由他们自生自灭,我已经完成了所有我需要做的。总之,绝不能让这些琐事影响自己的情绪,要为做更加重要的事情积累精力值。\n\n### 阅读\n最近在看安妮·埃尔诺的《記憶無非徹底看透的一切》,这本书说的是一个女性意外怀孕,想要堕胎却身处堕胎被禁止的社会中。我还没有看完,到目前为止,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冷静的、几乎没有修饰的文字,作者一直有意的在使用冷静的文字表达残酷的事实。\n\n而我却似乎无法对这些文字共情,书中的内容似乎距离作为一个男性的我的认知过于遥远,我同样也对医学一无所知。我无法想象安妮在得到怀孕证明时内心的绝望,也无法想象她在寻找堕胎帮助的时候是多么无助,更无法想象妊娠会产生怎样的痛苦。而作者只是冷静的叙述,伴随着残酷的细节。作者在写作时究竟承受着何种痛苦,我无法想象。\n\n我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去读这本书了,因为自己永远也无法感受和理解这些痛苦。我很抱歉,但只能是于事无补。",
"attributes": [
{
"value": "weekly_review_202314",
"trait_type": "xlog_slug"
}
]
}